海南正强超越生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实用技术
Image    对虾养殖技术
Image    河蟹养殖技术
Image    小龙虾养殖技术
Image    石斑鱼养殖技术


“软富”时代放苗前的技术更新

   更新: 2017-01-17    浏览: 3013    字体: 超大

 随着近年来水源变“软”变“富”,养殖对虾出现发病提前、发病率高、生长缓慢等现象,正强公司技术部摸索总结出一套新的养虾思路,那就是在进入新的“软富”时代,养虾首先要定向构建有利于虾生长的水环境,并全程维护好这样的水环境!近几年,不少养殖户遵循这一养虾思路都获得了养殖成功。

 

进水前除了要清塘外还必须矿化底土。清塘是清除池塘中对鱼虾生长不利的因子,如致病菌、有毒有害物质等,促使底部的有机物降解转化成营养元素。

 

●矿化底土是调整底泥的有机物与矿物质的比例,提升底泥中矿物质的含量,优化底泥结构。确保底土能够持续供应矿物质、防止水体变软,稳定pH

 

具体操作:

 

①清淤及晒塘:将前一造养殖残留的有机污物清理干净,清淤后有条件的话可以晒塘,目的是将底泥部分氧化矿化,有利下步操作。

 

②氧底碱底。清淤后进少量水后,最好使用生石灰(75~150公斤/亩)氧底碱底,此步是底土矿化的关键技术,而黑膜塘则可省。

 

用生石灰氧底碱底无残留,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既可杀灭致病生物,又能促进池底有机物降解转化为藻类可利用的营养,还能提高底土矿物质的含量,改变老化池塘底泥“肥胖”现状,从而提高水体的总碱度、总硬度、确保池塘生态的稳定性和提升池塘生产力。

 

放苗前水质处理

 

一、过滤与消毒

 

清塘后开始进水。进水时用150目以上的筛绢网过滤,防止杂鱼杂虾、原虫及其卵进入池塘大量生长。

 

进水至1.0~1.7米左右,用鱼虾卫安300~500/亩·米+洁水素500/亩·米进行消毒,杀灭所有的有害微生物如蓝藻、甲藻、裸藻等藻类,纤毛虫孢子虫等原生动物以及真菌弧菌等致病菌,氧化分解水源中积存的藻毒菌毒等有毒物质。

 

进水到位后,要杀灭水中的致病菌,这是大家都知道要做的,但大家所不知的是,超高剂量含氯消毒剂灭菌之后,可能又会产生新的毒素危害到鱼虾的健康。大家会问,以前这么多年来一直这样使用为何没事,而现在使用就会危害鱼虾呢?答案是,南方老养殖区的水源大多富含有机物,余氯与水源中的有机物结合反应则会生成“三致”消毒副产物。如水中有机物含量或消毒剂用量越大时,就越容易产生“三致”消毒副产物。正强公司的鱼虾卫安就是针对该情况开发的,是一款高效无残留,彻底灭菌、用量少且不会生成“三致”消毒副产物的产品,该产品对人刺激性小,使用方便,且又能氧化分解藻毒、菌毒,有利于今后的养殖。

 

二、     祛毒

 

放苗前水处理一定要经过祛毒步骤(尤其是用漂白粉清毒),这是因为:

 

①地下水源中含有氨氮、亚硝酸盐、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长三角、珠三角等淡养地区,使用地下水源提高水体盐度利于放苗,但地下水源往往氨氮和重金属超标,如:江苏如东地下水源的氨氮大多是1.5mg/L,个别甚至高达3.5mg/L以上,金属含量极高,料台放置一段时间后都会附着一层厚厚的污垢;使用这些水源养虾,如果处理不当,虾苗就会出现体色泛黄泛蓝、空肠空胃、生长缓慢甚至不长等不良现象。

 

②有的养殖户为了彻底杀灭水源中的致病菌和有害藻类,超量使用了含氯制剂消毒,造成余氯超标(此种情况大多出现在冬棚养殖,余氯逸散在棚内空间,水体解毒后又溶解到水中)或又产生新的毒素毒害虾苗;余氯超标的水质,放苗后虾苗就会出现鳃区发蓝或体色泛黄、活力不强、爬边、空肠空胃、生长缓慢、大小不一等病变现象。当然如果水源有机质较少,这些现象就少见。

 

③由于当前养殖主养区的养殖周边环境水质恶变,产生大量的藻毒、菌毒等过去没有、或危害不大的有毒有害物质,如藻类毒素,主要有神经毒素和肝毒素;细菌毒素,主要是病原细菌的内毒素、外毒素和真菌毒素;沉积有机质厌氧分解过程中的有毒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组胺等;以往养殖过程中和养殖前毒塘使用的消毒药(含氯制剂、重金属、染料等)、杀虫药(有机磷农药、聚酯类杀虫剂等)和抗菌药(抗生素、磺胺等)的残留或与水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反应形成的新物质(氯化甲烷、亚硝胺等);以及工农业污染(如重金属类农药、有机磷类农药和重金属等)进入到水域,污染了养殖水源。传统的有机酸解毒剂对这些新型毒素大多没有祛毒作用,造成虾苗放入池塘后就有可能中毒,导致肝脏病变而引发病害。

 

综上所述,放苗前水处理一定要经过祛毒步骤。不经过祛毒处理的水体,直接放养虾苗,水中的毒素就会进入对虾体内,导致对虾肝组织受损,或病变 诱发病害,造成种苗体色泛黄、半胃空肠、成活率低、生长缓慢等。

 

祛毒技巧:

 

①先用水毒净2/+黑霸2/包去除三氯甲烷、氯乙酸等二次污染物,络合水中重金属离子、氨氮等有害物,减轻毒害应激。

 

②间隔四小时后使用爽水灵2~3/瓶,强氧降解水中藻毒、氯仿、有机磷杀虫剂等生物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的有机物,使之转化生成生物易降解的有机物,为后面的工作做铺垫。

 

三、拨乱反正,重建水生态

 

现在的研究已表明有害菌藻能够产生某些毒素危害鱼虾。还有机体的内外微生态(水环境、肠道环境)失调失衡都要危害鱼虾健康。如何扭转不利于鱼虾生长的微生态(拨乱反正)和维护有利于鱼虾生长的微生态(养水)是当前成功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在当前环境下要想提高养殖成功率,就必须放弃传统养殖的肥水观念(当然新开塘口与使用地下水为养殖用水还是可以按照传统养殖操作)。

 

在目前的环境,放苗前必须做好两件事:一是将水源当成污水来处理,水源富营养化造成水中有机质过剩,此时已经不是该补啥肥了!特别是水泥池黑膜池等底无泥土的自然吸附作用,对有机质过剩所产生的后果更为敏感;二是要有重建对养殖有利的菌相,以菌繁藻,最后达到菌藻平衡的观念。这也正是我们为什么提出首先要定菌选藻而不是肥水的原因。

 

打底硬水:水体总硬度偏低(水软)是多年老养殖区域的难保水的主要原因。因为代表总硬度指标之一的镁离子是藻类生长非常重要而关键的元素。因此养殖多年的老塘除了用石灰毒塘外,培水之前其实还应该先适当使用含钙镁的矿物产品白云石粉或碳酸钙(25公斤/亩)打底。这样可提高水体总硬度、总碱度,络合水中重金属离子,有利于稳水,这步骤既可提高底土的矿物质,又能提高水体的总硬度、总碱度。这步骤对淡水养虾的特别关键!

 

定菌水体经过消毒灭菌后,水中所有的微生物大都被杀灭或被迫转变为孢子休眠了,水体已变为一池死水。水环境中的微生物残骸、死藻、粪便等有机物质降解转化途径已经被切断,物质循环传递不畅通,因此有必要先构建物质能量循环通道。但基于水环境了的现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改变水体的微生态。因为前面讲过当前水源中的优势菌藻是以有害种类为主,如果直接培藻有可能就是培养起有害藻类,产生各种毒素有害物质危害鱼虾,这样的池塘环境是不利于养殖的!还有当前的水软如果直接培藻还会造成水体的pH偏高,这样水中就会缺少二氧化碳而导致倒藻。所以我们首先要提高水体中有益菌类的数量提高有益菌的比例改变水体的菌相,利用菌藻共生关系以有益菌相带动有益藻相达到改变水体微生态(拨乱反正)。其次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让这些水中的有机无机物质降解转化为藻类营养元素,供藻类利用,这正是我们优先植入有益菌类另一目的。这样既能净化水质、优化环境,又能促进水中有益藻类的生长。这就叫做定菌选藻。

 

而不是还往水里大量使用肥水产品。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尽早确定水中有益菌的优势地位,即从养殖一开始时就使用有益菌,这是因为早期水温低、水中有害菌藻也不多,此时用有益菌更容易让其在水体中取得优势地位,抑制水中有害菌藻在升温时的生长繁殖,减少因有害菌藻大量繁殖而诱发的多种动物疾病,达到以菌抑菌,防病控病的目的。所谓定菌,就是使用有益菌定向构建池塘水生态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通道,定向建立稳定的有益活菌生态系统,最终达到水体微生态(菌藻相)的良性动态平衡,以确保物质能量传递的畅通,减少产生有害物。这个步骤叫定菌,目的利于随后培藻。定菌一般是益生健(土塘,23/包)+红糖(48/亩),黑膜底高位池与工厂化养虾用益生健3/立方米+活菌王46/立方米

 

定菌后12天即可弱光选藻。具体操作:黑霸2/亩),放苗前后23天根据水质情况可重复12次强化稳固水体生态。

以上3个步骤就称之为定菌选藻,可以分开使用,也可以在同一天使用

 

④放苗前后锁定水色及促进有益藻类生长繁殖

 

培育有益藻,一般经过定菌选藻2~3次后,才施肥培藻。这样操作可定向培育有益藻类及维持菌藻平衡,保持适宜的透明度。正强技术部汇总了近几年各地区的养殖情况、土质,总结出适合各地的补菌追肥的方法如下:

 

珠三角常用搭配:黑金神+肥水膏2+110亩。

长三角常用方法:氨基酸活藻素+黑金神+活菌王1+1+16亩。

连云港、滨州以及东北等每年推底的地区(底净、水洁、低温、虫多):肥水王+肥水膏+黑金神1+1+1浸泡2~3天用4~6亩。

高位池:育藻膏1.5~2.0千克/+绿藻源500/+活菌王1000~1500毫升/米混合浸泡2小时后全塘泼水。

新塘、台山等地质吸附强的池塘:用肥水王2~3千克/+肥水膏3千克/+绿藻源500/米浸泡一夜(也可浸泡3~4天,泡的时间长,水色更稳定)后,与单胞藻类营养素1千克/米均匀混合后全池泼洒,2~3天即可把水肥起来。

富营养老化池塘:用康乐源50~70/+绿藻源500~700/米直接泼洒即可。

 

一般选择晴天上午施肥培藻。建议全天候打开增氧机,保持水流动,有利于促进藻类生长、繁殖。

 

施肥培藻时,如一次性用量过大,会造成藻类生长过快无法控制,甚至发生因二氧化碳缺乏(pH太高)造成藻类断粮而大量死亡(倒藻),导致出现水色的大起大落、水质不稳定等情况,同时积累大量藻毒与有机质等有害物质危害虾苗导致发病。因此施肥培藻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并根据水色浓淡酌情追加。

 

一般来讲,如果定向培藻工作做好,降低了水环境的产毒能力,可减少水中有害物质减少应激原,促进虾苗快速健康生长,有利于以后的养殖管理工作。所以说,放苗前后的正确培水,是提高虾苗成活率与降低发病率,乃至最终成功养虾的一个关键环节。


Copyright © 海南正强超越生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工业区建设一横路四层 电话:0898-66831048 0898-66827388
怀念旧版 意见建议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115号

在线客服